《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危中之机”》
2019年末开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持续蔓延。这场疫情正值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两个百年目标的历史交汇之际,无疑对中国经济发展产生较大影响,主要体现在:消费需求的大幅下降,将形成对服务业领域的明显冲击;生产成本的大幅上升,将对制造业领域产生较大影响;疫情在全球范围的蔓延,对国际经贸投资领域带来负面影响。
此次疫情对于实体经济、政府治理和企业经营等各方面都是一次严峻的考验,同时也显露出“危中之机”,主要体现在:
一、数字经济快速发展之机
疫情之中,电商、短视频、游戏、知识付费、线上教育等行业发展迅速,我国应抓住数字经济发展机遇,深入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数字中国建设,促进数字产业发展壮大;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推动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激发数字经济创新创业活力。
二、城市空间科学规划之机
疫情防治过程中显示出城市的社会组织制度、经济发展水平、应急管理能力以及国民防灾减灾意识是影响疫情蔓延程度和城市恢复速度的根本因素,为科学合理地进行国土空间规划提供了契机。应统筹考虑各类应急设施和场所,做好应急空间预留和战略留白;重视可弹性改造的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建设;完善社区网格化管理机制,提升社区精细化建设和管理水平。
三、国家治理能力提升之机
疫情防治工作中暴露出重要物资生产力布局、基层卫生体系等方面的短板与不足,亟需提升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应积极将数字技术运用到基层治理之中,打造公开透明的数字政府;坚决贯彻预防为主,将预防关口前移,健全国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加强国家、市场、社会三者协同的风险治理,建立更具回应性、灵活性和包容性的风险治理体制。
成 果 :专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危中之机”》
作 者:何莲,吴传清,王泉,魏伟,尹礼汇
《新冠肺炎疫情对实现全面脱贫的影响分析及政策建议》
2020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收官之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之年。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集中力量完成打赢脱贫攻坚战和补上全面小康“三农”领域突出短板两大重点任务。
在国家发展的关键时期,新冠肺炎疫情在我国突然爆发并迅速蔓延,对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脱贫攻坚等重点工作,带来重大考验和新的冲击,主要表现在:农民不能及时投入农业生产,乡村旅游、养殖等农村产业发展停滞,农民收入预期下降;疫情导致延迟复工、物流受阻、物料供应不畅,中小微企业和合作社经营受阻;农村劳动力跨区域转移受限,企业难以迅速恢复生产;贫困地区原有脱贫计划受干扰,地方政府的脱贫攻坚压力骤增。
《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关于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脱贫攻坚工作的通知》指出,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脱贫攻坚,在最大程度上减少新冠肺炎疫情对脱贫攻坚造成的负面影响,确保如期实现全面脱贫。为此,建议从以下三个方面重点开展疫情影响下的脱贫攻坚工作:
一、科学扶持农业产业发展。制定企业复工标准和复工流程,分地区、分时间逐步复工复产;加大农资供应力度,做好春耕备耕工作,保障农业生产不受影响;强化贫困地区农产品产销对接,防止农产品积压,积极推动农业农村各项工作有序恢复开展。
二、加大贫困劳动力有序转移。督促地方政府调整疫情防控思路,将企业复工与劳动力流动分开处理,尽快将贫困劳动力有序转移到沿海地区。一方面按照“政府牵头,两地协同”的思路,建立科学有序的贫困劳动力外出务工机制;另一方面设置疫情防控扶贫临时公益岗位,帮助无法外出务工的贫困劳动力实现就业和增收。
三、积极运用财政政策和金融政策。通过提高产品价格等方式,支持大农业、家庭农场、小农经济并行发展;改革农村土地制度,鼓励社会资本下乡发展种植、养殖和农村旅游产业;为中小微企业与合作社等资金链较为薄弱、资金流不足的企业提供金融扶持;督促大型扶贫项目尽快开工或提前做好备工备料工作。
成 果:专报《新冠肺炎疫情对实现全面脱贫的影响分析及政策建议》
作 者:吴传清,尹礼汇
《长江经济带产业结构合理化、高度化和高效化研究》
长江经济带是我国除沿海开放地区以外,经济密度最大的经济地带,其产业结构发展趋势直接影响长江流域乃至全国的高质量发展进程。科学测度长江经济带产业结构合理化、高度化、高效化发展水平,并研判相关影响因素,对加快推进长江经济带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采用泰尔指数法、加权法和超效率SBM模型,分别测度了2011-2017年长江经济带沿线11省份产业结构合理化、高度化、高效化水平,并结合加权法构建产业结构“三化”(即合理化、高度化、高效化)综合指数,评估长江经济带产业结构的动态演化特征。研究发现:2011-2017年,长江经济带产业结构合理化水平累计提升26.6%、高度化水平累计增长52%、高效化水平增速为全国平均水平6倍,“三化”综合指数整体呈现上升趋势。从全国来看,长江经济带产业结构合理化水平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中上游地区产业结构高度化、高效化水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从省际来看,贵州省、云南省产业结构合理化、高度化、高效化水平与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存在较大差距。
研究结果表明,经济发展水平、教育与科技投入、对外开放程度对“三化”水平均有显著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伴随着市场要素合理化流动、要素配置效率、资本要素的积累和生产技术水平的提升;教育与科技的投入,伴随着生产技术和创新技术的进步;对外开放程度的提高,伴随着资本投入的增加和技术外溢效应的产生。
基于前述研究分析,为进一步推动长江经济带产业结构升级,应重视以下三个方面工作:
一是推动长江经济带产业融合发展。通过产业融合提升产业间耦合程度,实现以信息化的方式促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依托完善的产业门类和体系,将长江经济带建设为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带,催生出新型生产模式和经营模式。
二是加大长江经济带科技投入。鼓励企业引进先进生产技术,促进企业向生产高附加值产品的方向转换;支持关键技术攻关、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并采取有效激励措施,对新兴产业的创新研发给予一定补贴。
三是提升长江经济带对外开放质量。引导外商投资方向,提升高新技术产业投资比例,催生新兴高端产业落地;引进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培养高素质综合型人才,提升产业结构高效化水平。
成 果:学术论文《长江经济带产业结构合理化、高度化和高效化研究》
作 者:吴传清,周西一敏
《关于以抗击疫情为契机加强基层公共卫生医疗体系建设的建议》
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疫情爆发并迅速蔓延,对我国乃至世界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了巨大威胁。截止2020年4月28日,全球新冠病毒累计确诊病例超过300万例,累计死亡病例超过20万例,总体死亡率约6.9%。
面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卫生机构是疫情防控的主战场,然而,作为疫情防控和应急体系中最基础环节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分级诊疗体系、医疗服务能力等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缺乏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能力;优质医疗资源和人才集中在大型医疗机构也制约了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和水平的提升。
此次疫情一方面暴露出我国基层公共卫生医疗体系中存在的不足,同时也为未来基层公共卫生医疗体系的建设和完善提供了新的契机和方向指引。
一、促进基层医疗设施布局均等化和灵活化。以15分钟生活圈的构建为基础,加强基层医疗设施及相关资源在社区层级的优化配置,推进设施布局均等化、配置灵活化,实现基层医疗服务全覆盖。
二、推进医疗资源下沉,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和水平。将社区划为疫情防控的基础空间单元,推进公共卫生系统和医疗资源向社区下沉,实现社区分散诊断与医院集中治疗的适当分离,降低人群汇集医院造成的交叉感染风险,做到疫情防控关口前移。
三、建立“互联网+医疗健康”的基层公共卫生医疗体系。利用数字技术和智能技术,构建社区居民健康信息数据库,加强区域医疗卫生信息资源的整合与共享,构建覆盖诊前、诊中、诊后的线上线下一体化医疗服务模式,同时推进基层医疗机构与上级医疗机构之间的联动,提升整体医疗服务能力。
四、增强基层公共卫生体系应急能力,构建综合化、预防型基层公共卫生体系。构建以基层公共卫生机构为基本组织的基层应急系统,形成横向和纵向的信息互通与联防联控机制;对基层公共服务设施进行综合性布局和模块化设计,加强城市疏散空间和避难场所的综合化利用。
五、推进乡村基层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推动医疗卫生工作重心下移、医疗卫生资源下沉,完善农村医疗基础设施和人才队伍建设,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强“互联网+农村公共卫生”基础平台建设,借助互联网手段推进城乡公共卫生服务一体化建设。
成 果:专报《关于以抗击疫情为契机加强基层公共卫生医疗体系建设的建议》
作 者:魏伟,杨欢,陶煜
《服务于“生态优先 绿色发展”的生态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机制研究》
生态承载能力是国土空间提供水源涵养、水土保持、防风固沙、生物多样性维护和洪水调蓄等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综合反映,是对自然生态系统所能承受的经济社会发展强度的表征。开展生态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有助于完善差异化的生态环境管理体制,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对于落实“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生态承载能力监控预警体系主要包括生态承载能力监测、评价和预警三个方面的内容。
监测:采用遥感监测技术和大数据技术,监测分析遥感影像数据、公报等公开数据、行业监测数据以及其他数据,形成以县级行政区划为单元的一体化监测网络。
评价:从水资源、社会经济、生态环境三个维度建立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分析评价模型,对生态承载能力进行综合评价和过程评价。综合评价反映生态承载现状,过程评价反映生态承载状态的变化趋势。
预警:根据综合评价结果,将生态承载能力状况分为超载、临界和承载三种状态。根据过程评价结果,判断生态状况支撑社会经济发展的趋势(趋良或趋差)。结合两种评价,将生态承载能力预警划分为红色预警(超载趋差)、橙色预警(超载趋良)、黄色预警(临界趋差)、蓝色预警(临界趋良)、绿色无警五个等级。
在建立和完善生态承载能力监测预警体系的同时,还要建立和完善生态承载能力管控的体制机制。第一,建立生态承载能力监测评价预警标准规范,促进生态承载能力监测预警向标准化、数字化、系统化转变。第二,依据主体功能区规划和行政区划,科学开展网格化生态承载能力评价,实施以控制单元为基础的生态承载能力精细化管理。第三,构建集监测、评估、预警、调控、管理等一体化的信息平台,提升生态承载能力的动态监测与预警信息化水平。第四,重点关注生态承载能力较低区域,推进生态承载能力的持续恢复与提升。第五,完善生态承载力相关法律法规,推进现行生态环境执法体制改革。第六,建立健全绿色GDP核算制度,完善生态承载能力管理激励机制。第七,发展生态特色产业,逐步形成与生态环境相协调的产业结构和生产方式。
成 果:学术论文《服务于“生态优先 绿色发展”的生态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机制研究》
作 者:夏函,张万顺,马蒙越,申诗嘉,李琳
为进一步强化研究院的科学研究对国家和地方战略需求的针对性和支撑性作用,促进以问题为导向的学科交叉研究,研究院自2020年1月起创办《学术简报》。
《学术简报》紧密围绕国家和地方发展战略的重点、难点和痛点问题,充分体现多学科交叉融合优势,为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出建设性、实用性对策建议。《学术简报》每季度发布一期,每期包含若干篇研究院近期代表性成果的凝练简介。